你曾聽說過「輻射鋼筋事件」嗎?這是一段關於台灣房屋建築的重要歷史,因為工廠失誤而使得一部分房屋被稱作「輻射屋」。這些房子讓住戶二十四小時暴露在輻射之下。儘管現今對於建材的管控更加嚴格,但過去的一些輻射屋並未完全消失。那麼該怎麼避免買到輻射屋呢?如果真的買到了,你又應該怎麼做?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輻射屋是什麼?
輻射屋是指那些使用了被輻射汙染的鋼筋或其他建材的房屋。根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調查,這類建築主要是在1982年至1984年間興建。起因是鋼鐵廠在製造過程中誤將放射性物質鈷60融入其中。這不僅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也使房價蒙受重挫。
輻射屋的判定標準
輻射屋的判定標準主要是根據輻射劑量,每小時0.1~0.2微西弗是正常背景值,超過的話就可能有是輻射屋的疑慮。
如何查詢是否為輻射屋
全台現存千餘處可能具輻射疑慮的建物,消費者可以使用原子能委員會的查詢系統來確認。也可以找原能會核可的輻射防護偵測業者進行輻射檢測。
輻射對健康的影響
住在輻射屋中對健康可能帶來兩類影響: - 非機率效應 :短時間內高劑量造成的即時效應,如紅斑、脫毛等。 - 機率效應 :小劑量的慢性影響,可能潛伏期長,像是癌症等。
輻射屋檢測費用
如想確認住家是否為輻射屋,可以向專業單位申請檢測。以下是幾個機構的檢測費用: - 輻射防護協會:50坪內每件3,000元。 - 輻新公司、華鈞公司等,依坪數收費不一。
如果買到輻射屋該怎麼辦?
居住在輻射屋該怎麼辦?原能會提供多種建議,如遠離輻射源、增加距離、減少時間暴露、以及使用屏蔽物等措施。
避免購買輻射屋的方法
購房前應該認真查詢和檢測,閱讀不動產說明書,並驗證建築年限和使用材料,確保遠離輻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