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全球航空業也開始迎來新生,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正是為了迎接這個轉機而努力籌備中的重要工程。作為臺灣最大的交通建設之一,第三航廈身負著提升桃園機場國際競爭力和旅客服務能力的重任。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全新規劃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與其周邊設施一同構成第三航站區,這項工程不僅是機場擴建計畫的核心,更是"桃園航空城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這座新航廈,桃園機場未來年服務量預計可達4500萬人次,勢必將提升原有航廈的運輸能力。
第三航廈的概念是以創新與現代化為基礎,計畫開發樓地板面積達640,000平方公尺,並設置21個登機門。主要工程於2017年迄今已分階段進行,力爭2030年之際,第三航廈能與第一、第二航廈全面整合,提供更豐富的航段服務和便捷的搭乘體驗。
國際競圖中的頂尖設計
在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國際設計競圖中,富有創意的設計涌現。英國著名的Foster + Partners Limited聯合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摘得第三名,其設計雖中規中矩,但也具備良好的施工可行性,然而其平庸的設計風格被一些批評為缺乏吸引力。
第二名則由台灣的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協同荷蘭與美國設計公司奪得,他們的航廈設計靈感來自於蝙蝠形象,以曲面屋頂為視覺亮點,簡單且環保友善的設計理念令人印象深刻。
而榮膺第一名的則是台灣世曦工程公司與英國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攜手設計,獨特的綠牆設計不僅美觀還具備隔音功能,其波浪狀屋頂及使用自然光的妙招,使整體設計充滿動態的美感與實用性。
建設進度與挑戰
儘管受到疫情和通膨影響,第三航廈的建設進度仍然穩步推進。為提高效率,施工計畫多次調整改進施工面積,並與環保審查條件保持同步,以確保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2023年,施工進度的突破之一就是屋頂巨柱的吊裝作業完成,象徵著這項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第三航廈的未來展望
未來,第三航廈將成為台灣首席的國際空運點,交通部分將由華航、長榮及星宇航空優先進駐,預計2027年全面營運時,每年乘客人次可達2000萬。除了改善旅客服務,新的航廈設計亦有望讓桃園機場在Skytrax國際機場評比中具有更高的競爭力,邁向世界一流。
通過整合尖端科技、持續優化設施,我們期待看到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綜合效益在未來能夠為台灣的國際地位與經濟帶來顯著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