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法律新趨勢:深化租屋保障 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近日,隨著租賃市場的持續擴大,「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的推行再獲關注。這項法律自2018年6月來,便成為保障租賃雙方權益的重要支柱。內政部強調,該法令旨在提供包括租金控制、押金返還、租屋廣告及租賃糾紛調解等6大權益保護措施。
法律框架的細化與增強
租賃法律的條款進一步強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房客的押金不能超過兩個月租金,且在租約結束時需退還;房東則需對修繕負責,如果拖延修繕,房客可自行修繕並要求償還。此外,租賃契約的穩定性在具備特定條件下允許提前終止租約。
建立真實可靠的租屋資訊網絡
保障房客能夠獲得真實的租屋資訊是法律的重點之一。房東不僅需提供真實的房屋資訊,媒體及廣告平臺也需查證廣告的準確性。這讓房客可透過網絡系統自助查詢房屋的詳細資訊。
租賃糾紛的高效處理
內政部指出,有效解決租賃糾紛是穩定市場的關鍵。為此,該法令允許免費調解租賃糾紛,透過直轄市及各地的不動產糾紛調處委員會來提升處理效率。
政府支持的多元租賃諮詢服務
由政府輔導的專業租賃諮詢服務正在成型,特別針對房東與房客提供專業知識與技巧的諮詢,並建立租賃事務諮詢平台,以增加租屋雙方的法律了解。
房東稅務上的激勵措施
為鼓勵房東透過專業機構進行出租業務,法律提供稅務上的減免和優惠,支持房東以專業化方式出租,提升租賃服務的品質與效率。
組建專業的租賃服務制度
法律推行建立包租與代管的專業化制度協助房東進行物業管理,並設立相應的專業認證,以維持高質量的租賃服務標準,從而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這些措施的落實不僅著眼於現階段的市場挑戰,更是著力於未來的市場機會,為租客及房東創造一個透明、公平且可持續的租賃環境。